第388章 交战常山

  话说安思景自冀州起兵造反,一路南下,势如破竹,横渡黄河,夺取汴州各地,紧逼虎牢关。未曾想于虎牢关遭遇黄宗率领的荆襄子弟顽强阻击,难以前进半步,还损兵折将。

  冀北各郡闻信,人心大动,常山的颜日斤、平原的颜应方,秉承大义,摆脱安思景的淫威,举兵反正,并四处传话:“朝廷大军朝夕当至,先下者赏,后至者诛。”

  一时间,冀北各郡纷纷响应,高举义旗,脱离叛军。

  安思景听闻此事,大惊!

  心想,自己部下的家属都在冀北,他们之所以跟随自己起兵造反,莫过于图个名利双收。要是连老家都被人端了,哪还有心思跟着自己打天下,定是人心不稳。再者,大军的军需物资皆由冀北运来,后方不保,粮道被断,那相当于坐吃山空,何以为继?

  想到此处,心寒意苦,立马勒令安龙军带着周秉正、蔡希德,领军杀回冀北。

  安龙军率领五万兵马杀回信州,听闻义军二十来万,内心惊恐,不敢往前。

  周秉正见之,道:“古之所谓善战者,胜于易胜也。”

  安龙军苦言道:“义军二十万有余,声势浩大,我军五万不到,寡不敌众。”

  蔡希德道:“我军五万精兵,恰如一个技艺娴熟的捕蛇者,贼兵二十万,犹如一条蟒蛇,蛇打七寸,再大也是一条。”

  安龙军问道:“七寸何在?”

  周秉正答道:“常山是也。快速攻取常山,既能切断义军与河东兵马的联系,又可大大动摇义军抵抗的决心,迫使那些意志不坚定者改变立场,不战而屈人之兵。义军虽是一群乌合之众,没有多少战力,但若坐等他们筑深沟高垒,一旦朝廷兵马疾来增援,再攻打,就难了。”

  安龙军听之,性情大动,立马点起兵马,朝着常山杀去。

  颜日斤于常山仓促起兵,此前准备不足,叛军至,城墙修葺尚未完工。

  安龙军率领叛军火速杀到,义军仓促迎战,一触即溃,坚守三日不到,城破。

  果然不出周秉正所料,叛军一攻下常山,打中义军这条蟒蛇的七寸,形势逆天大转,魏洲、博陵、巨鹿等州郡的义军纷纷倒戈,再次归附安龙军的叛军。

  那些忠于朝廷的义军,虽失去了冀北战场的主动权,却不愿再度屈服于安思景的淫威,纷纷向河东求援。

  镇守井陉关的白谷没有收到王猛的指令,一时间难以做出决断,左右为难。

  安龙军见义军四分五裂,西边又没什么动静,带领周秉正、蔡希德,率领大军攻打常山以东二百里的饶阳。

  饶阳郡守卢全成为人忠义,心系朝廷,率领义军奋力抵抗,固城而守,四处求援,叛军难进一步。

  周秉正见义军的忠义可通天地,强攻不是办法,便心生一计,以饶阳为据点,围点打援,连续击败前来驰援的各路义军。

  刘文心得知叛军围攻饶阳,久攻不下,常山城内兵力必定空虚,将利弊得失一个权衡,速派陆冠英率领一万兵马东出井陉关,攻打常山,对外宣称十万大军。

  陆冠英率军抵达常山,常山百姓及三千团练子弟听闻朝廷兵马至,念及颜日斤往日忠义,没等官军攻城,便在城中爆发了起义,擒获常山城守将安思义,打开城门,绑着叛军守将安思义前来投诚。

  陆冠英接受常山守军的投诚,走到安思义跟前,亲自为其松绑。

  安思义深受感动,真心归顺,一拜在地。

  陆冠英一把将其扶起,道:“我们都是军人,不用如此。”

  安思义环顾一周,道:“将军,你们长途奔袭,早已疲惫不堪,不如快速加固城防以备战。”

  陆冠英笑道:“将军何出此言?”

  安思义答道:“不瞒将军,在你抵达城门之前,我就派出了信使,向饶阳求援了,明日一早,围攻饶阳的骑兵就能赶来。”

  陆冠英道:“将军有何妙计?”

  安思义道:“将军,安龙军手下的兵马,大多骑兵,利于野战。要是于平原上与叛军正面交锋,打遭遇战,肯定对我军不利。再者,第一仗就受挫,必定影响士气。不如巩固城防,固城而守,坐等叛军来攻,以逸待劳,先挫其锐气,再伺机而动。”

  陆冠英笑而纳之,率军入城,修筑城墙,将叛军关押的老百姓全部放了,并给与他们一笔丰厚的安家费。随后又在伍辉清的谏言下,亲自祭奠由于叛乱而阵亡的军民,收揽人心,得到全城军民的拥戴。

  安龙军听探子来报,常山失守,还宣称官军十来万,内心焦虑不安,召集部将,问及退敌策略。

  周秉正道:“孙子有言,善攻者,敌不知其所守;善守者,敌不知其所攻。对付官军,无下于四个字,先堵后围。”

  安龙军问道:“何为‘堵’?何为‘围’?”

  周秉正答道:“所谓‘堵’,我军两三万精锐骑兵,战力非凡,官军望尘莫及,野外交战,定会一触即溃。”

  安龙军又问道:“何为‘围’?”

  蔡希德答道:“官军不善野战,一旦败北,只有退守城池。常山城池不固,官军又初来乍到,等我军后继步兵抵达,迅速围攻,官军将面临两难,野外不能战,城池不能守,焉能不败。”

  安龙军信心大增,立即点齐兵马,从饶阳出发,杀向常山。

  次日清晨,安龙军带着蔡希德,率领二万骑兵奔至常山城下,对守城官军看上一眼,就想来个探囊取物,火急火燎的就要攻城。

  面对气势汹汹、士气高涨的叛军,守军将士内心极度紧张,不知所措。

  陆冠英将敌我双方士气一个对比,很是忧心,立于城楼,上下不得。

  还好安思义站了出来,道:“将军,先固城而守,让叛军来攻,挫败其锐气先。”

  陆冠英见毫无他法,欣然接受,紧闭城门,以逸待劳,只等叛军来攻。

  安龙军见官军士气低落,自己部下骑兵又杀气腾腾,兵多将广,一声令下,攻打城墙。

  陆冠英一见叛军都是马背上的英雄,又缺乏攻城器械,赶紧一声令下,将部下兵马分为四部,以劲弩五百连番射敌,使叛军移驻远处,胆大的叛军变成刺猬,胆小叛军溜之大吉。

  安龙军见部下骑兵无法上得城墙,且死伤过快,有点以己之短击彼之长的味道,只好鸣金收兵,拔腿就跑。

  陆冠英见叛军放弃了攻夺城池,想着‘痛打落水狗’应该有趣,赶忙让高虎率领五千士兵,从东门冲出城去,就想猛掏叛军的屁股。

  蔡希德也不是吃素的,早料到官军会来上这一手,见官军冲了出来,立马掉转马头,率领兵马朝官军扑了回去。

  哪知道,陆冠英早就猜测叛军会这么做,五千兵马中,隐藏了大量的弓弩手,等叛军骑兵快要冲到眼前的时候,官军瞬间分成四个小梯队,对着叛军就是一阵狂射,片片箭雨相加,叛军瞬间人仰马翻、晕头转向。

  经过一阵猛冲,叛军死伤近半,士气亏损,后边的叛军骑兵勒住马缰,停止了冲锋。

  一大早上连败两回,安龙军虽郁闷无比,但也不是个好斗的莽夫,接受现实,带着残兵败将退了回去。但也不甘心失败,休整士卒,只等围攻饶阳的五千步兵赶来增援,再来攻城。

  陆冠英猜中了叛军不会善罢甘休,白天让将士们坚守城池,养精蓄锐,晚上率领将士袭击了叛军营帐,搞得叛军疲惫不堪、士气低落、不敢休息、叫苦连天。

  蔡希德见官军步兵居多,善于防守,便率领兵马撤出战圈,假装撤退,好来杀个回马枪。

  陆冠英深知骑兵善于奔袭,便于移动作战,便顺着叛军的心意,埋伏弓弩手于城外,只等叛军去而复返。

  叛军不知官军识破了其计谋,真来了个去而复返,突袭常山,跟官军刚打了照面,就被射了个人仰马翻,死伤一路。

  陆冠英见叛军士气低落,抓住机会,率领五千步兵出其南,手持长枪在前,弓箭手在两边和后方掩护,夹滹沱河列阵,一举又把安龙军率领的叛军打败,撵得更远了一些。

  天佑陆冠英,饶阳前来驰援的五千步兵距离常山还有三十余里的时候,就有村民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官军。

  陆冠英闻之,大喜过望,速让高虎带领两千骑兵、两千步兵出城,隐藏行迹,顺着滹沱河向五千叛军奔腾而去。

  说来也巧,当高虎带着官军溜到五千叛军跟前的时候,那五千叛军刚好狼吞虎咽地吃着早饭,深感自己行踪隐秘,毫无戒备,兵器铠甲散落一地。

  高虎顿时两眼冒光,率领兵马像饿虎扑食一般,冲到了叛军面前,猛攻猛打。

  叛军因毫无防备,仓促应战,阵型凌乱不堪,被官军一冲,立马溃散。

  高虎见叛军要逃,火速来个围追堵截,穷追不舍,叛军几乎被杀了个全军覆没。

  安龙军闻知败讯,大为恐惧,见-好似智穷计尽,拿官军一点办法都没有,前不能进,后无援军,兵马折损过半,士气低落,只好退入九门县,龟缩其内,一时不再言战。

  陆冠英见叛军失去了交战的勇气,以常山城为据点,大胆出击,四处征战。

  一时间,常山郡九县,唯有九门、藁城二县仍让叛军占有。
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

点击下载华夏风雨情全本TXT合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