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十五这天,是上元节第一天,对许多人来说,都是喜气洋洋,开开心心的一天。
但是对开封府尹丁度来说,只能说是说对了一半。本来丁大人是很开心来着,带着妻儿一起上街观灯,高高兴兴而去,开开心心归来。还没到自家府门口,就看见大门前他常坐的轿子已经备好了,管家提着灯笼正站在旁边焦急地张望。
见到大人回来,管家面露喜色,赶忙几步赶上来,一哈腰道:“老爷,宫里的旨意,要您速速进宫面圣!”
丁大人心里一激灵,忙问:“可知是出什么事了?”
“小人不知,来传口谕的公公也没多说,只说请您快去,官家正在气头上……”
丁度闻听此言,哪里还敢耽搁,赶忙回房换了官服,坐上轿子,一路催着轿夫快点再快点。奈何此时虽然大多的百姓都已经散去,但街上却人潮依旧,只得绕道而行,多走了许多路,才来到皇城。入了宫门,早有内侍在那里等候,一路引领到了福宁殿。刚进殿门就听见噼啪一声,似是什么东西摔到地上粉碎了,然后就是皇帝愤怒的声音:
“丁度到了没有?他没有胆子来见朕吗?”
丁度听得此言,冷汗都下来了,进门直接就跪下了:“臣开封府尹丁度见驾来迟,罪该万死!”
平时这时候,皇帝就该说“爱卿平身”或者“爱卿免礼”之类的话来表示皇帝的礼贤下士了。可是今天皇帝竟然出奇地没有叫他平身免礼,而是直接对跪在地上的丁度问道:“丁度,你可知罪?”
丁度愣了一下,悄悄抬头看了眼皇帝的脸色,只见赵祯铁青着一张脸。赵祯素来御下宽厚,对待大臣更是优待有加,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形。丁度不由得心里打鼓,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事情触怒了皇帝?
他犹豫一下,还是说道:“臣惶恐。臣不知。”
赵祯自摔了那个茶杯后,其实怒气已经出了不少,丁度进来的时候,他已经平静了一些。意识到自己的失态,他稍微调整了一下语气。
“丁度,朕问你,你现出任何职?”
赵祯其人,其实脾气很是温和,但毕竟是天子之身,九五之尊,语气中略带责难听在臣子耳中便不免有种不怒自威之感。是以这话听在丁度的耳里,仍是让他背脊发冷。
“蒙圣上不弃,不嫌臣驽钝,乃遣臣权知开封府,自景佑三年六月至今,已半年有余。”
“好,你告诉朕,现今汴京是何情况?”
丁度有点发蒙,琢磨了一下,谨慎地说道:“自圣上亲政以来,广施仁政,恩泽百姓。汴京乃国之都城,天下财富,多聚集此,文人士子,游学往来,多不胜数。商贾交往畅通,百姓安居乐业,肖小不敢为恶。”
赵祯冷笑一声:“好个肖小不敢为恶!要不是朕亲眼所见,也许就信了!你们当朕是瞎子是聋子吗?!以为朕就可以任你们欺瞒吗?!”说着一拳猛击在御案上,顿时震得桌上御砚、御笔乱晃。
丁度俯在地上,慌忙道:“臣不敢!臣死罪!”心里叫苦连天,皇上究竟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呢?怎么自己就听不懂呢?可看皇上这怒气,又不敢详问,再触逆了龙须,那是吃不了兜着走啊……
正在此时,一名年轻的内侍悄然走进殿中,来到赵祯的身边,俯在他耳边轻轻说了几句。眼见赵祯听了那内侍之语,脸色更加阴沉了,丁度使劲地支着耳朵,奈何是一点也听不清。
内侍退到一边。赵祯铁青着脸,半晌,嘿然道:“好,好,竟然还是官宦人家的女儿!竟然还是朕的臣子之女!好!好!好!”
连说了三个好字,赵祯怒极反笑:“丁度,你定然还不知朕为何传你至此?”
“臣驽钝,请圣上明示!”
赵祯道:“好叫你明白,你不是说‘肖小不敢为恶’吗?今晚上元灯市,就在御街之上,朕的眼前,龙图阁直学士户部侍郎苏白之女被恶人强拐而走!”
什么?!丁度的冷汗涔涔地流啊……
赵祯森然道:“子时已过。朕再给你四天时间,在上元收灯之前将苏白之女找回。否则——你便褪下这身官袍,给朕每日巡视京城街道,直到肖小不敢为恶之日吧!”
丁度险些晕了过去。这……这……谁能来告诉我,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?!
其实,事情是这样的——
傍晚时分,华灯初上。上元彩灯,纷纷点亮,顿时京城之中,便如银河浩瀚,繁星点点。更有那游人,多如江鲫,穿梭如织。欢笑之声,响彻夜空,直达天听。
赵祯本来一开始就想在城楼上看看就得了,谁知道城中景像,竟繁华至斯,一时间不由得心痒难挠。于是吩咐内侍切勿告知皇后,然后换了身便装,带了两名内侍,两名护卫,悄悄地溜出了宫。
赵祯这一出来可开心啊!哎哟哎哟,那汉子嘴里能吐火!啊?那小娘子竟能舞动巨蟒?这边这个能生生吞下一柄铁剑?啧,啧,还是宫外要好玩啊!
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◎@@@@@@@@@@@@@
丁度,字公雅,其先恩州清河人。后徙居祥符。初通判通州,监齐州税。历三司磨勘司、京西转运使。曾条上十策,名曰《备边要览》。景佑三年六月(1036)以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。后任参知政事。
范仲淹已经在景祐三年五月因为上百官图讥吕夷简而罢知饶州了。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